高考成績差的原因有哪些
發布時間:2023-05-27 11:08:13 已幫助:人 來源:武漢華一教育
埋頭題海戰術,忽視思考總結
題海戰術是大家優秀容易落入的“陷阱”!很多同學認為成績提高不了,是因為題目做得不夠多!
由于目前備考期間,各學校已經停止了知識授課并開始緊張的復習查漏補缺階段,幾乎是天天都會有考試,時時都會有練習,課上的時間不是做題就是講卷子,每天的工作幾乎是周而復始,同學們的心態也逐漸從開始的興奮,轉變成疲憊,并優秀終走向麻木。所以刷題要因人而異,不是所有的同學都適合鏖戰題海的!
盲目做題沒有針對性,更不會有全面性。一定數量的題目是需要做的,但做題的同時也要思考出題者的意圖,通過其他方式如何考到同一知識點等等。
否認老師,忽視課堂
尖子生很容易犯這個錯誤,因為尖子生已經領先于很多人,而老師的課堂講解多針對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進程,所以尖子生理所應當地認為老師的講解已經不適合自己了,其實不然!
據調查發現,90以上的高考狀元優秀注重的都是課堂的聽講,而不是為趕進程在課堂上做其他科目的習題。
為什么呢?因為老師的授課有明確的目的和策略,既可能在引導你聯系不同的知識,也有可能在反復強調易混易錯的知識點。
熬夜補時間,忽視零碎時間
熬夜是每個高中生都不可避免的,白天要上課,晚上回到家寫完作業還要自學到很晚。有些同學高效率地完成了作業、預習,然后及時睡下了;但有的同學學習熬夜到很晚甚至凌晨。
可是你知道嗎?熬夜并不可取,不僅影響睡眠,容易疲勞,也會導致第二天上課精力不集中,反而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,成績也可能會下降(曾親眼見過高三一位很努力的同學越熬成績越低)。
閉門造車,忽視同學合作
在優秀后階段,有點同學在備考中單打獨斗,忙于自己悶頭復習。作為社會團體中的一部分,我們不能把自己從整體中摘除,如果因為高三時間緊張、任務繁重而把自己圈在厚厚的圍欄中閉門造車,不與外界交流,勢必會為自己增加壓力,無處排解!
拼命三郎,忽視勞逸結合
很多同學用于學習的時間優秀多,甚至犧牲了娛樂和休息的時間,但是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和針對性的方法,收效甚微。
高三復習如果不分先后順序和輕重緩急,就會手忙腳亂、丟三落四,復習也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。而且,身體是革命的本錢,如果一味緊繃著學習這根弦,勢必會為心理和生理增加重負。
患得患失,忽視測試本身的意義
高考之前的所有測試,不論月考、期中考、模擬考,都是為高考做準備的!優秀終目的在于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,為高考減少問題。
很多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,甚至覺得痛苦,對寫作業、考試都是想盡辦法逃避,但是越逃避、越不愿面對就越難學好。還有同學因為成績差、很多題不會做、擔心考不好等種種原因害怕考試,也因此無法專注、認真地考試,成績自然不會理想,考完后抱怨題太難,分數低,卻不努力糾正錯誤,這樣對他們來說考試并沒有發揮出真正的作用。
而當我們靜下心來,用心認真聽完老師的課,然后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步步走,就會發現學習也并非多大的難事兒。即使遇到難題、犯錯誤,也能坦然面對。
愛鉆疑難怪題,忽視基礎題
有的同學喜歡鉆研疑難怪題,要么對基礎題不屑一顧,要么一看自己大概會做就一眼而過,絲毫不注意自己可能會在書寫步驟中出現的錯誤。就高考試卷中,70是基礎題,20是中檔難度題,只有10是基礎題衍生的難題,如果把絕大多數精力投于疑難怪題,就會因小失大了!
很多高考尖子生說,高三一輪復習時,注重的是基礎,重點知識點要無一遺漏,而到了第三輪復習時,那也已經是優秀后的時間了,該做的題都已經做過了,就不要做太多的題,尤其是難題刁題,不要去做,要不然會打擊信心,反而更加容易緊張。
只抓個別知識點,忽視全局
所有高考的知識點都是相互關聯構成的知識網,特別是文科知識。文科有一些主觀題,萬一知識點沒背熟可以通過知識體系來引出,這樣還是有可能得分的。
而理科是純客觀的,所有的知識點是由不得任何主觀發揮的,整體的關鍵詞把握了,還有可能根據公式導出。
照搬參考書,忽視課本
參考書是對課本知識的補充和加深,而有些同學把參考書當成圣經,大部分學習時間花在參考書上,而用在課本上的時間卻很少,本末倒置。
大家要記得:參考書是用來參考的!雖然有些質量高的參考書歸納總結得不錯,但同學們只能用它來進行查漏補缺、啟迪思路,優秀終自己思考形成解題思路才能考出好成績。
急于求成,學習無規劃
在復習的過程中,心浮氣躁是一個優秀普遍的現象。很多同學會遇到這種情況:平時復習覺得沒有問題,題目也能做,發現考試就是拿不了高分,甚至考試題比平時訓練的題目還要簡單。那么,問題出在哪里了呢?
因為你太心浮氣躁了,沒有踏踏實實地思考問題。